深入被數千片太陽能板包覆的「光源之石」 ,臺電綠能中心「光源之石」2024完工,每年可發100萬度綠電。



臺電首座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光源之石」(Sun Rock)今日在彰濱工業區舉行動工祈福典禮。台電表示,光源之石預計2024年底完工,建築物由太陽光電板包覆,預計未來每年可發出近100萬度綠電,等同約3000家戶月用電量。

臺電2021年離岸風電一期併聯發電,啟用全國首座離岸風電併網基地「彰一開閉所」,去年底離岸風電二期亦邁入施工階段,台電再度與瑞助營造及荷蘭知名建築師事務所MVRDV合作,打造首座綠能運維中心「光源之石」。


台電表示,「光源之石」將作為台電離岸風電一、二期,超過50部風機的吊裝廠房、運維基地,以及周遭陸域風機、太陽光電相關備品、維護工具等材料倉儲中心,預計2024年底完工,全面提升台電綠能建設維護效能。

「光源之石」除了作為台電離岸風電運維基地及再生能源設備材料倉儲中心,建築外觀由太陽光電板包覆,外觀如同穿山甲,未來每年可發出近100萬度綠電,除自給自足,還能回輸電力,可望成為全台首座零耗能的淨零排放建築。

台電進一步說明,光源之石上每一片太陽能板的鋪設位置與角度,都要經過日照位置、方向、時數與建築面積、太陽能板發電效率等大數據建構而成的模型,來進行分析確認。

台電預估,光源之石完工後將可年發近100萬度電,等同約3000家戶月用電量,減碳效益預估可達500公噸。


台電於2021年離岸風電一期併聯發電,啟用全國首座離岸風電併網基地–彰一開閉所,去(2022)年底離岸二期亦邁入施工階段,如今再聯手瑞助營造及國際知名建築師事務所MVRDV,打造名為「光源之石」的台電歷史首座綠能運維中心,建築外觀將由太陽光電板包覆,遠看猶如一隻「穿山甲」,未來可年發近100萬度綠電,除自給自足,還能回輸電力,可望成全台第一座淨零排放建築,今(13)日舉行動工祈福典禮。台電表示,該建築預計2024年底完工,除作為自家離岸風電運維基地及再生能源設備材料倉儲中心,亦落實邁向電力淨零目標。

台電今(13)日於彰濱工業區舉行「台電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動工祈福典禮」,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立法委員謝衣鳯及黃秀芳、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彰化縣副縣長林田富、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等各界貴賓,共同見證台電綠能發展里程碑。

台電指出,為滿足綠能持續發展成長的運轉維護需求,台電聯手瑞助營造及曾打造荷蘭鹿特丹商場、台南河樂廣場,作品遍佈全球逾40國、超過800件的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VRDV,於彰化建置台電首座綠能運維中心「光源之石」(Sun Rock),更將打造成全台第一座「淨零建築」。

台電表示,「光源之石」將作為台電離岸風電一、二期,超過50部風機的吊裝廠房、運維基地,以及周遭陸域風機、太陽光電相關備品、維護工具等材料倉儲中心,預計2024年底完工,全面提升台電綠能建設維護效能。

MVRDV創始合夥人Winy Maas表示,「光源之石」以最大程度運用陽光設計出發,充分善用彰化豐沛日照,透過這樣的設計,讓建築物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同時也成為綠能生產者,發電回饋台灣電網。

台電說明,要稱作淨零建築,除需獲內政部建築能效認證,更重要是建築物自身生產的再生能源要能完全滿足用電能耗,一來一往等同零耗能,如「光源之石」除作為台電離岸風電運維中心功能使用,外觀設計也結合綠能、善用彰化豐沛日照,將由大量太陽光電板包覆而成。

台電進一步表示,「光源之石」每一片太陽能板鋪設位置與角度,都要經過日照位置、方向、時數與建築面積、太陽能板發電效率等大數據建構而成的模型精準分析確認,因而完工後將可年發近100萬度電,等同約3000家戶月用電量,減碳效益預估可達500公噸,翻轉建築傳統耗能印象,而這樣的發電量,預估能源密度(指建築物年用電量與樓地板面積的比值)可達 -19,不僅自給自足,還可多發電送回電網,可望成為全台第一座零耗能淨零建築,配上吸睛外觀,堪稱「會發電的穿山甲」。


而國內離岸風電已完成1.8GW風場建置,除在亞太地區民主國家領先外,更是世界上少數離岸風電突破1GW的國家,且興達港主航道已完成浚深,去(111)年沃旭已將重達千噸的水下基礎順利運至風場安裝,離岸風電工程中心等工程亦將如期完工在歷經疫情、國際戰爭等外在變動環境下,基層公務同仁及所有離岸風電工作夥伴日夜付出才有的成果,不容被抹滅。

經濟部能源局說明,離岸風電作業受疫情影響,全球的工程進度均有所延遲,經濟部第2階段考量國內氣候窗等因素下,提供業者一年併網緩衝期間,惟各業者仍努力進行相關工程建設,截至2023年7月已完成232座共1.8GW裝置容量。此外,國內產業過去並無實際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製造經驗,在新建生產廠房產線與生產水下基礎產品時,面臨國內外疫情影響及學習瓶頸,為加速生產學習,本部工業局協助業者在符合疫情規定下加速引進國外技術團隊及高階銲接人力,克服生產技術瓶頸。興達海基已完成沃旭大彰化風場6座水下基礎、中能風場水下基礎16座水下基礎。依據興達海基資料,產製能力與能量已提升3倍達月產3座,已具備國際供應商水平。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為了優化產業發展環境,興達港航道已於111年8月完成疏濬至7米,深度足以支應興達海基100%國產水下基礎載運出港,中央及地方等單位就興達港疏濬深度已有共識,後續將一起合作完成相關建設。另外,離岸風電工程中心係為國內離岸風電前瞻發展之設備驗證中心,係參考國際離岸工程先進國家技術,除為國內首例,更是國際第二座具有六層造流設備設計,可模擬實際海域「風、浪、流」,池體設備整合精準度及工程難度高,尤其是3D水櫃立體結構施工,工程難度極具挑戰,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已積極督導工程進度,協商工程問題解決方案,預計113年底完成深水池工程。

面對全球淨零轉型等發展趨勢,除了要強化我國企業的競爭力,更要滿足國際供應鏈,經濟部秉持嚴謹、公平、公正立場積極開發綠能,同時創造綠色經濟與就業機會,盡力實現強化能源安全、創新綠色經濟、促進環境永續等共榮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