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獲「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八金肯定,工程品質及維護工作金讚。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1月30日揭曉「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經濟部水利署本屆榮獲「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水利類」3件特優、1件優等,「公共設施維護管理獎」則獲1件優等、2件佳作等7件工程及1名工程司獲個人貢獻獎,共計8金之卓越佳績。

   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執行各項工程應在確保職業安全及施工品質下,進一步結合在地人文、生態環境、民眾參與,以及節能減碳、資訊公開、公私協作等作為,以落實水利工程永續經營。此次獲「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水利類」3件特優之工程,包括中區水資源局首創全國最大跨度30公尺殼型閘門排砂道,克服隧道開挖各項困難,完成「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引水設施工程」;第六河川局「二仁溪二層行橋下游段環境改善工程(第三期)」,重現生態多樣化的河川綠廊,透過水岸縫合之生態友善工法營造綠色環境;第四河川局為解決濁水溪歷年揚塵問題,推動「濁水溪許厝寮堤段整體環境改善工程」,並結合麥寮地方創生計畫,進行流域河川下游整體環境改善,營造具安全、環境教育、生態及美觀的休憩空間。

  此外,北區水資源局「石門水庫防淤隧道工程計畫(第1階段)-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獲優等獎,北水局防淤隧道結合抽泥與水利沖淤,透過輸泥管道、沖淤通道、運輸便道、排洪隧道四大功能,每年約可增加水庫64萬立方公尺的防淤能力,以及增加水庫每秒600立方公尺排洪量,並可降低傳統運輸交通問題並減緩空污衝擊;「公共設施維護管理獎」中第一河局「安農溪(分洪堰至三星橋堤段)藍綠帶設施及附屬水閘門」榮獲優等獎,第一河川局在結合治理設施與河川環境雙管齊下,水門維護操作管理進行分級管理,並透過公民參與跨域協調公私合夥推動認養環境永續;「鯉魚潭水庫」及「高屏溪攔河堰」掌握水庫攔河堰等各項水利設備運作狀況,並建立緊急應變機制,確保水庫營運安全與供水穩定,榮獲「公共設施維護管理獎」佳作;個人貢獻獎則由水利署第一河川局蘇莎琳正工程司榮獲甲等殊榮。

   水利署強調,去年百年大旱,今年十月颱風驟雨成災,水利建設擔負著防洪、抗旱給水及優質水環境等重責大任,本次獲獎除感謝經濟部及各界專家學者指導外,更感謝施工廠商辛苦付出及配合,水利署工程人員將持續努力維持工程品質及各項設施維護工作,以使各項工程能如期如質如度完成,落實永續工程目標。


勞動部今(17)日舉辦「第16屆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工程金安獎」頒獎典禮,經濟部水利署「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湖區工程」及「曾文南化聯通管統包工程A3標」2件重大水利工程,均獲優等佳績。

水利署表示,今年獲奬2件工程,自規劃設計到施工階段,落實施工風險評估,於施工期間積極創造優質施工環境,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確保各項作業安全。職災預防及職安推動方面,「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湖區工程」設計納入營造四化,提升工作效率,縮短危害暴露時間,監造人員全數取得職安相關證照,於施工過程中協助廠商檢核設計內容與實際現況,尋求降低風險之可能,土方施工採用鉸接式牽引車、GPS修坡輔助系統、土方壓實儀系統,並使用AI智慧影像辨識系統、無人機運巡檢及土方收測、IOT物聯網、遠端監控等科技作為,落實智慧管理。「曾文南化聯通管統包工程A3標」推動職安與時俱進,採用AI技術結合科技監控物聯網系統實施安全管理,以人臉辨識器執行工區智能進出管制,並輔助監督勞工安全護具配戴齊全,及進行體溫量測與配戴口罩之防疫管制,設置工地無線智能環境監測顯示板,即時顯示工區內氣體偵測、熱危害指數、溫溼度、空氣品質、地震警報等監測資訊,並結合聲光警示系統發布工地異常狀況警告,發送手機警訊通知施工及管理人員,打造安全作業環境。

獲獎是對整個團隊最大的鼓勵,也是肯定,水利署將持續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營建工地安全管理,並秉持尊重生命價值、守護勞動者權益及營造安全友善環境等信念,形塑以勞工為本的文化,打造讓工作者擁有「安全、安心、安康」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