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投票制】為何會消失? 深入研究民主社會歷史演變。

本文僅作學術研究與歷史保存之用途。


使用財產投票制/學歷投票制會出現一種情況

有投票權的人可以選出國會議員,然後開始修憲

他們可以怎麼修?

有錢/高學歷(能投票的)才是人,沒錢/沒學歷(不能投票的)是奴隸

請問這些不能投票的有辦法阻止嗎?不能

因為他們沒有參政權

然後修憲就這麼愉快的通過了

接著國會就可以開始立法,人殺奴隸只需要賠錢;奴隸殺人要償命,請問這有違憲嗎?

沒有!因為憲法被修改了

不論是財產投票制或學歷投票制終將導致弱勢族群的權益受到侵犯,甚至不被當成人看待

弱勢族群如果沒有政治權,那有錢人就可以肆無忌憚立法侵犯他們的權益

弱勢族群因為不能投票,所以無法阻止

最終結果就是有錢人可以隨意侵犯他人人權

接下來再立個法規定「弱勢族群」未經過有錢人推薦不得讀大學、碩博,直接堵死弱勢族群的升學之路

有投票權的群體如果藉由修憲剝奪無投票權人的自由權、平等權、財產權、生命權,請問如何避免?


有產階級才有票,沒納稅的沒票
無產階級與城市遊民不能算是階級,甚至不能算是國民,鞋匠、裁縫、礦工才是階級

這些事情本來是世界大戰前的「常識」沒錯

有納稅才有票,有錢才有票,才是真正符合權利義務相對等的
因為只有夠有錢、產業夠大的人,才有擔負公共責任的能力


之所以變成普選制,是因為世界大戰的原因

世界大戰總動員了一國國界內的所有「人類」
城市遊民與無產階級因為對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只好把他們「升級」成「國民」

現代的普選制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基本上都是因為投入戰爭的結果


現代公司制其實就是過去民主制的直接繼承

1.只有董事會成員才有票
2.票票不等值:股份愈多票愈多,或是愈有特別關鍵技術,票愈多
3.組織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 (國家理論上為國民所有,但委託首相總治理)
4.打工仔有公司資產一部分的使用權,但沒有公司的所有權(股份),所以沒有票

其實現代社會(西方世界)就是從無政府的國度裡演化出來的
中世紀之始,有私無公、有自治法團,無絕對政府

政府與市鎮都是自治法團(公司)的其中一種
所以最早政府的制度,就是現代公司的制度


想想還是先釐清事實好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al_manhood_suffrage

跟財產制比較有關係的選舉部分,
他在歷史進程下的下一步是男性普選,
但蠻容易跟性別/種族都普選的部分搞混。

這條目展示了不錯的脈絡,
法國大革命後一度用了比較寬鬆的財產限制,
幾乎可以被當作男性普選,(但可以想見仍排除一定比例大數目之人)
但在督政府時期新憲法下,就做了更嚴格財產規範。
將投票權限制在比較富有的中產階級以上部分。

直到1848革命前,國王想再縮水這個投票比例,就引起反彈。
革命之後就又放寬了成立普選。

同時期美國則是在傑克遜民主思想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cksonian_democracy
一州州的通過推行去除財產限制的普選。
約從1830開始。

所以簡單說法國試行,美國確立。
先有思想然後條件允許下就推廣開。


https://blog.nationalarchives.gov.uk/universal-manhood-suffrage/

英國的澳洲殖民地在1856就跟上熱潮,
但英國本身則是有些改革,但在1918才正式進入男性普選。

。。。

財產的限制對於政治的構成與影響是有一定意義的,
這可以從法國的倒轉看出來,
但更能看出,與其說是該不該施行,
施行的困難本身就是一種對抗與爭取。

以這個年表來說,並沒有什麼國際社會共識一起做什麼。
雖然是能看出一些熱潮和互相影響。

: 如果財產投票制捲土重來,比如達到中產階級的年收入才能投票,選擇領導階級,是否
: 能避免民粹的問題,選出一個現實的政府。
: 如果有國家規定達到一定年收入就可以投票,甚至不用入籍,是否也能匯集全球精英來
: 呢?

首先如果民粹已經成氣候,那也一定會抗拒這種改變,沒有可行性。
選民是不理解長期後果,但眼前的利益是很好懂的,
即使不懂也會有相關利益者說給他們懂。

即使用假想方式,設定了只有中產階級以上投票,
那政策上即使更務實,也會更加偏向照顧中產以上的利益,
讓以下的階級產生怨氣並累積,成為一種潛在的危險因子。
還不如維持現狀,間接的透過其他管道控制下層的投票進行鬥法。


你如果對日本社會(由於孤島效應,地球上仍然僅存的中世紀封建社會)
有足夠深刻的了解

你就會去除很多現代知識份子,對中世紀封建社會的抹黑


日本是階級高低區別非常森嚴的社會,階級之間的壁壘非常難以跨越

比如日本(與德國)在中學~高中階段就會決定終身


大學開放的錄取名額非常少,而且每間大學都獨立招生,並沒有聯招

也就是你想考10間大學,就必須考10次,而且日本國土很大

只有東京大學的畢業生,才能在日本的官僚體系內有所發展

只有名門大學的畢業生,才能成為「會社員」

「會社員」是指穩定中型-大型公司的正職文職,是日本社會武士階級的現代社會轉化

沒有特別意外的話,是終身職

這個階級人數其實在人口比例上很少


其他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大學學歷,除非自行創業

否則一輩子都不能在公司內部晉升為管理階級

一輩子都是在從事基層工作、技術磨練工作


這種社會以臺灣多數人的觀點來看,字面上來看,好像宛如地獄

但實際上完全相反


1. 日本的政治家並不需要學歷,普通人只要有足夠的凝聚力,就能當選

當選之後,日本的政治家也不需要「洗學歷」

日本的企業家也不流行「洗EMBA學歷」「洗學歷」

根本沒有這種風氣

雖然日本的平民首相很少,要進入最高級的黨魁、首相,通常需要名門名家背景

但地方政治和普通國會議員,真的是誰足夠熱心地方事務,都可以當的


2. 日本沒有大學學歷的基層人員,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榮譽感與敬業精神

待遇與生活水準實際上也並不差

清潔人員與工人與服務業人員並不會自我歧視,也不會心靈破碎

實際上,他們並不真的視自己為「弱勢」



3. 日本企業的決策叫「集體共識決」

所有的長官都沒有獨裁的權力

所有的長官,在決定事情的時候,都必須顧及到「所有人」的意見

這是為什麼日本企業的決策非常慢


這種日式共識決,其實就是中世紀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特色


上級與下級並不是「支配關係」

而是「對等關係」

下級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為會社為國家鞠躬盡瘁

但相對的,上級必須把下級視為家人,就算不景氣,也不能武斷隨便開除別人

所有決策都必須真正說服下級同意

另外,下級的下級並不是你的下級

這也完全是中世紀遺風



也就是說,世界的真相其實是


表面理論上是全民平等,權利平等的國家,例如臺灣國,

表面理論上階級區分森嚴井然,權利不平等的國家,例如日本
卻是四民平等、歧視更低的和諧社會


你說日本的基層,看起來終生都不能翻身,也沒有什麼法理上的權利

但他們在習慣法的保護下,其實每個人的實際權利和生活水準都很高


根本不存在什麼「有錢人侵犯沒錢人」「強者侵犯弱者」

這講起來很弔詭,但真正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


各位的想法都太古典了 在衣食無缺的現代文明或開發中國家 這種極度貧窮或極度富有
壟斷政治或知識的例子 是極少數,只存在於歷史教科書中,像那種追求明天餐點,付出
大量勞力與所得不成正比,因而缺乏時間理解其他事物的窮人,其實並不存在,而有錢到
壟斷一個階層,必須付錢才能上私塾,或進入學校的時代,也已經過去,所以各位舉的其
實是極端例子,所謂刻板印象.

若把賺錢視為一種學問或者專業,或者善於利用資本主義的制度為自己牟利者,其實和
愛因斯坦一樣,在生活上並不具備其他技能,甚至是生活白癡,更對政治毫無熱衷,在
政治議題上,是近乎小白的存在.

就像投入於股市,理解股票的知識,投資理財,固然會讓你有錢,但這跟政治議題無關,
有錢人將時間投入於鑽研如何賺更多錢上,在政治領域的知識或動機,只是在乎政治如何
為經濟服務,也就是賺更多錢上面,這種歪曲的政治智慧是非常貧乏的.

舉個例子,郭台銘,他在政治議題,政治表現上,甚至政治語言上,近乎於白癡,甚至是
會拔草來吃,講出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論調,他在政治議題上的判斷力,基本上比一般人還
差勁,因為他不懂政治,所以在政治場合的宣傳上,只能指著自己的帽子大喊中華民國,
在他的造勢場上,幾乎駑鈍到連話都說不出來,看著群眾發呆.

相對於「政治太遙遠,明天的餐點才是重點」有錢人的想法是「政治太遙遠,明天賺錢才
是重點」,跟一個過去古典貧民的想法差不多.

在臺灣的上流階層,真正的有錢人,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從新光公主質詢就可以知道,有錢人就是那樣子,他們可能一般人的生活經驗,一般人的社會歷練,甚至連好好
說句話都辦不到,他們強項是在看報表、商業決策、人脈、談判,但在人民殿堂上這些
技能幾乎完全沒用處,只會緊張到「等一下,我忘記拿隻筆」,郭台銘的親筆信,錯字連篇,詞不達意,字極端醜陋,他連小學生作文都不如,這些事,在他們的世界裡,不是重要的技能,多交由下屬或者僕人來完成,他們只要聽就好了.

有錢人的強項是「影響政治」的能力,並非「理解政治」的能力,好比你要一個拿許多錢
去影響陳明文的財團首腦,實地擔任一個縣市首長治理城市,絕對是場災難.

依據我跟上流階層接觸的經驗,

1. 他們同溫層很厚
2. 覺得政治很骯髒 對政治沒興趣 魯蛇才整天講政治
3. 幾乎完全不懂代議政治的運作邏輯
4. 沒國家主權概念 利益至上 

有錢人的世界絕對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臺灣,

貧困者在政治議題上的判斷力才是優於有錢人.

民主進步黨就是個例子,
早年的民主進步黨支持者,
他們的優勢在於:

1. 時間很多
2. 行動力高
3. 團結

在那個時間點,國外讀書的蔡英文,他的政治影響力比全民計程車行的一個司機還低,她的政治智慧,看起來是明智的.

有錢人為了保有財產和階級優勢,普遍保守、被動、重視效益,不做違反自身利益的事,
他們傾向維持現狀,和當權者合作,繼續維持自身的優勢,所以不會考慮其他事情.

但是貧窮者卻不是這樣,正是因為「想著明天的餐點」所以平平同是扁平的政治判斷,一
群貧窮者的思維,會比有錢人更貼近這個國家或社會體整體的需求,甚至因為沒什麼可以
失去的,所以願意尋求任何改變,而不去考量改變後的風險,例如自己的利益遭受損失.

時至現代,義務教育,廣設大學,其實也是再製這種現象,

當知識階層開始擴大,所得越發不平均,功利主義下,現代社會其實出現很多的
「知識貧民」,也就是他們所學和經歷對這個社會是沒什麼實質用處的,白話來說,沒什
麼產值,也找不到好的工作,買不起房子,也沒有繼承到前人的資本,但他們在網路、他
們所受的教育和表達能力、現代民主思想薰陶、追求興趣和擁有的時間上面,比那些有錢
人還擁有優勢,也沒有過去白色恐怖時期,對於政治的那種忌諱和距離感.

我們說白點,在這個歷史版上的人,對於臺灣的上流階層來說,可能被視為貧困的階級,
甚至所學和所投入的時間,在他們眼中是沒有產值而且缺乏效益的,在BBS上討論投票
制度,根本是浪費時間.

但毫無疑問,各位所能操持的論點、擁有的政治智慧,甚至對於政治議題或參與公眾事務
的敏銳度,光能完整打一篇文,參與筆戰,哪怕是說一些歪理,政治表達和理解能力絕對
比他們還高,一些有錢人說不定連自己縣市首長是誰都說不出來.

事實上,有錢人的白癡真的滿多的。

今天談的不是「財產投票制」嗎?意味著剝奪一群人本來的投票權益,甚或,對於

那些擁有較多資產者,賦予他的票更多的價值,比如資產越多的人,一票等於兩票.


既然每個人都是「缺乏時間理解其他事物」,資產多或少的人,也一樣缺乏,不會只侷限

在窮人.今天認為資產較多的人,有較高的政治知識,甚至代表較多的利益團體,而將

投票設定資格,以免窮人或者資產不夠多的人以民粹影響政治,這樣的菁英思維,才比較

接近「哲學家皇帝」,畢竟,這是要當皇帝,由看似聰明的人決定政治事務,支配一切,

成立一個理想國.


可這超脫於現實,與現代社會的結構也不相匹配.


今天如果你定義的政治不是選賢舉能,是利益分配問題,由不同的人因自己的利益組成

團體進行遊說,在議會合縱連橫,那「財產投票制」就等於讓特定群體,被剝奪這樣的

利益代表資格,由較多資產的人替代,進行所謂「勛閥政治」,這樣,才符合你所謂民主

之中的利益協商.


今天不會因為醫生的資產較多,護士的資產較少,甚至護士沒有盡當兵的義務,他就必須

交出自己的投票權,無法代表自己的利益,議會上只要有醫生代表就行了,這才不符合

民主.


如果今天一個護士負債,但仍繼續工作,他對社會的貢獻會減少嗎?他的資產比醫生少,

沒有她們手術能順利進行嗎?醫院能運作嗎?不能,民主社會也是如此,單靠有資產的人

根本運作不起來,他們也會需要他人服務,這就是票票等值的原因.


民主進化到人人一票,而不是「勛閥政治」,就是時代需要,還有時勢使然,不是因為

黑人有戰功,而是因為現代已經回不去畜養黑奴種棉花的時代,就是明確區分出奴隸階級

,可以只叫他們做事,而不用管他們的利益和人權,讓他們連進入衝突和利益協商的機會

都沒有,是的,他們沒什麼資產,教育程度不高,不懂棉花這個產業利益,但他們應該也

要有代表進入議會,維護自己的權益-有注意到嗎?你的後半段和前半段所述的根本矛盾

,的確,不是「我把你當人看」叫尊重,投票權拿出來,才叫尊重.


今天一個簡單的問題,你一個新光公主的社會貢獻,真的有比路邊一個挖馬路的工人高嗎

?如果一個新光公主一個人等於四票,或者拿走挖馬路工人的投票權,有助於現在政治的

改善,還是使問題越來越嚴重?


如果你認為臺灣今天就是有錢人主導政治,政治獻金規模可觀,那「財產投票制」不就讓

除了政治獻金以外,有錢人的選票還加倍,不是票票等值,那還有可能「少數服從多數,

多數尊重少數」?到時只會變成「多數服從少數,少數資產不夠的直接消失」本來就已經

是強勢階級了,還給他們更多特權幹嘛?


我說的主導政治,是指有錢人直接成為統治者,並且壟斷投票權,自成一個勛閥政治=

只有資產所有者可以參政的政治制度,正是因為他們沒辦法主導,或者有那樣的政治智慧

可以執掌眾人之事,所以才要用政治獻金去影響政治人物-如果他們是主導者,其實也就

不用給什麼現金了,自己來就好-而事實是,他們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意願,所以

才習慣用金錢來使政治為自己服務,為了營利,但是自己利益以外其他的政治,比如回應

其他利益團體的聲音,作為他們的民意代表,他們沒有那種政治智慧,以及動機去關心,

有較多資產的人,多半只在乎自身之利益.


祖克伯被叫去備詢,是因為臉書竊取8700萬用戶個資,代表美國始終無法使用臉書

那種純商業的經營方式來經營國家,祖克伯看起來在備詢台十分中肯,但他是因追求私人

企業利益而破壞美國公共利益而被叫上去的準罪犯.質詢的美國議員看起來87,是因為

都70歲、80歲,根本不懂網路,也不熟悉臉書,所以才問臉書用什麼營利之類的,

這就是為何有些沒有資產但熟悉網路,本身喜好談論政治的網友,會比一些封閉的有錢人

還具有政治理解力的原因,他們CARE,有錢人不CARE,他們興趣廣泛,選項極多

,我天天吃魚子醬,誰管你蛋價多少錢,我妹都幹不完了,還管少子化?賺錢都來不及,

魯蛇才跟你聊政治.


一個不用工作的富二代,真的會比在家失業整天上網的家裡蹲還要了解政治嗎?或者我們

這樣說,在中國工作的蕭敬騰,會比萬華的一個乞丐,在議員選舉中做出較正確的選擇嗎

?你提到了代議制度,否定了公民投票,代議制度說穿了,就是要選出一個議員,民意代

表,萬華的乞丐是無產階級,但也會尋求民意代表的遊說,表達他們的需求,爭取自身之

利益,對,他們看起來不聰明,權利義務也不對等,但,他們住在萬華,了解在地事務,

知道哪一個議員比較會做選民服務,你覺得整天在中國的蕭敬騰會知道這些?他的選擇也

是和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相關,不過是聽黨的,他的利益提供者,和臺灣在地的利益有相關

嗎?


前面有人說得很好,有錢人有些資產在海外,他的利益跟共同體並不是綁在一起,遇到

風險隨時可以移民,或者逃難,所在的生活圈其實與當地脫節,相反,其他人如遇到戰爭

或災難,則無法逃離,或有其他選擇,在這個前提下,所產生的政治判斷力,還有利益

考量,真的會優於窮人嗎?契合於社會利益?恐怕是相反吧,有錢人沒有義務去解決窮人

的問題,也根本不會真正想解決分配不均,貧富差距的問題,因為違背自己利益。

一個領域的佼佼者是一回事,是否能應用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明白公眾利益的需求,是兩種事情。